再看那滏阳河上河灯点点—— 李明月(市人大代表)

2023-07-03

滏阳河是一条承载了历史沧桑、饱经忧患的古老河流。曲周境内的滏阳河段长约27.17公里,我从小就是喝着滏阳河的水,听着滏阳河的故事长大的。

图片

滏阳河在明代曾进行过大修补。当时,动员民夫,从西边的土山上运来红胶泥,将滏阳河的堤坡和河底分别铺设了一米多厚的红胶泥,洪水来时,固若金汤,坚不可摧。为此,人们形容说,滏阳河是“铜帮铁底”,除1963年发大水外,历年来从未开裂过。据说,在明代,滏阳河河水清澈甘甜,鱼虾遨游,飞鸟蹁跹,帆影点点,舟楫往返,在滏阳集设有游船码头。滏阳河沿岸的人们,耕种的土地,都用滏阳河水灌溉,还在附近开挖吃水用井,每天打水还要排队,有的人等不及,便从滏阳河内直接挑水吃。

滏阳集是滏阳河的漕运码头,最早运煤需要靠人力,在航船与地面之间搭上跳板,由两个人抬筐,踩着颤颤悠悠的跳板搬运。随着技术发展,改为火轮船带着运煤船运输,不再需要人工拉船,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期,滏阳河的航运才消失。

放河灯是滏阳集人们经久不衰的传统节目。为祈求河神保护,每逢年节,滏阳集的男女老少,都要到滏阳河河边赏河灯,那家家户户精心制作的河灯,映着河水的泛光,在河水里漂游,旁边的岸上,烟花五彩缤纷,鞭炮振耳欲聋,烟雾弥漫,锣鼓声声,响彻云霄,人们感受着光影,个个兴高彩烈,久久不肯散去。

然而这些美好的记忆,却因环境治理不善而一度中断。近年来,曲周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水清河畅、行洪安全、岸绿景美、贴近自然”的目标,高标准、高水平制定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规划,坚持“河宽、坡缓、道畅、堤固、岸美”的总要求,科学规划,广泛融资,发动群众,凝心聚智,打响了滏阳河修复治理集中攻坚战,努力将母亲河打造成为绿色生态带、璀璨文化带、缤纷旅游带和高质量发展带。

岸绿了,水清了,那些美好的记忆又都回来了。前些日子,县水利局拍摄微电影,要再现放河灯的场景。人们得知要放河灯,天刚擦黑,便赶到滏阳河边,等待放河灯表演。大约八点钟,锣鼓敲起来,“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传出好远。人们将制作好的河灯,放在三轮车上,拉到滏阳河的北岸。这时,男女老少像赶庙会似的,步行的、骑车的、开车的成群结队,纷纷涌到滏阳河堤岸,整个岸边川流不息。拉河灯的三马车刚到岸边,便被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起来,在河半坡开挖出类似楼梯一样的走道,许多人自愿拿河灯,点燃里面的蜡烛,小心翼翼地双手捧着,一个一个地,自上而下,向河面传去。放在水面的河灯,顺着缓缓流动的河水,一个接一个地向下游飘去,灯光闪烁,非常美妙。天上,无人机游走,捕抓着放河灯的画面。突然飘起了小雨,但大家的兴趣正浓,没一个离去。

“自从滏阳河生态修复工程开展以来,河水清了、水量大了、水质也好了!”每当畅游滏阳河时,都能听到大家的感叹,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正在向我们款款走来。

阅读39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