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话振兴——王清田(省人大代表)

2022-12-23

美丽乡村话振兴

王清田(省人大代表)


图片

位于邯山区河沙镇小堤村的200至700年不等的古枣林,连同村民院中的枣树,共566株,是华北平原仅存的最大的古枣林之一。枝繁叶茂的古树至今依然能产枣,小堤村因此被人们称作“古枣园”。
近年来,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小堤村村内实施改造民宅工程,在旧宅基的基础上改造建设了小堤村古枣米线展销厅、石磨坊、平汉战役纪念馆、古枣园农家乐、古驿茶坊、抱春居饭店、铸铁咖啡馆 、枣园人家-豆腐坊、枣酒展销厅、枣福居民宿等。小堤成为了市级“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荣获“全国十佳最美乡村”“全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小堤村将枣窝窝、枣发糕、枣花糕等以枣为副食的人们耳熟能详的日常食品发扬光大,以农家特有的勤劳淳朴,为游客奉献了地地道道的乡村饭菜,还有古枣手工米线、八大碗、米皮等特色美食。小堤村美食“古枣园”借助抖音、快手、微信等营销手段,成为邯郸市乡村美食代表品牌。新时代让小堤村“古枣园”又焕发了生机,村民收入一天天增长。村里还成立了农宅合作社,养老合作社,枣园种植合作社,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集体经济从零开始逐步发展壮大,为全村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阐述,让我们倍感振奋。下一步,小堤村将着力打造集体经济创业园、都市农业精品园、近郊休闲后花园、乡村文化大公园,建设群众满意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我们将从冀南特色民居改造、民宿建设入手,力争把小堤村打造成冀南乡村“生活小镇”,农耕乡土记忆的田园文化共同体,一座给人以乡村未来发展启示的没有围墙的民俗博物馆。
村集体经济组织计划以农宅合作社等方式盘活宅基地,采取租赁、入股、联营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养老等产业,并与多家公司合作实行订单农业,种植生态有机可观赏农作物,构筑大地景观,让村民变成“股民”,使农产品变为“商品”,承包地租金变为“股金”,探索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道路。


阅读147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