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市长樊成华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是邯郸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四年。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攻坚,拼搏竞进,实现了“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年接续奋斗,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高质量发展基础更趋稳固。过剩产能“坚决去”,累计压减退出炼铁产能885万吨、炼钢产能808.6万吨、煤炭产能876万吨、焦炭产能728.2万吨、水泥产能88.3万吨、火电产能74.1万千瓦。产业结构“主动调”,确立“532”市域主导产业和33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累计建设省重点项目175个、市重点项目962个。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成功承办第四届省园博会,连续举办五届市旅发大会,广府古城晋升5A级景区,涉县、武安市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丛台区美乐城、邯山区华耀城等一大批商贸物流项目投入运营,全社会物流总额突破8000亿元。三次产业比例由9.6:49.9:40.5优化为10.4:43.2:46.4,,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围绕推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培育形成了1000万台空调、1400万部手机、1500万套智能穿戴产品的年生产能力,“邯郸制造”走向全球,晨光生物色素、中船718所电子特气等5类14个产品产销量世界第一。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6.1%和18.3%。万元GDP能耗下降23.9%,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下降35.4%。全市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2976.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636.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4.5亿元增长到287.8亿元。
四年接续奋斗,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高质量发展短板加快补齐。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两不愁三保障”高标准实现,6个贫困县(区)、5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45元,5.3万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住进了新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邯钢老区、邯电退城搬迁项目全面建设,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30271家,钢铁、焦化、电力等重点行业企业实现超低排放,累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152万户,平原地区农村基本实现清洁取暖,全市PM2.5平均浓度从82微克/立方米降至5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由189天增加到221天。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强力实施,建成峰峰滨湖湿地、磁县开河马头、冀南新区牤滏两河湿地、经济技术开发区月爱湖、曲周引黄调蓄工程等项目。地表水国省考核断面全部达标。邯西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9.2%提高到35.1%。
四年接续奋斗,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引擎动力强劲。城市建设成绩亮眼,构建起东部东湖新城、南部滏阳新城、西部生态新城、北部产业新城“四城联动、三生融合”的发展新格局。东湖新城率先突破,“四纵六横”路网框架全面拉开。完成47个城中村、1064个老旧小区、3.2万套棚户区改造。扎实开展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建成2个国家卫生县城、10个国家园林县城。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53.53%提高到58.27%。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连续8年跻身全国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行列。圆满完成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任务,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实现“消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国领先。重大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太行山高速邯郸段、火车站新站房、机场三期等顺利投运。东郊电厂、河北陆港保税物流等6条铁路专用线建成运营。中石化“鄂安沧”邯郸段等3条天然气干线管网建成投产,全市天然气年输气能力由10亿立方米提高到30亿立方米。聊邯长高铁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草案。
四年接续奋斗,改革开放创新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活力持续增强。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著,市县乡机构改革、县乡综合执法改革圆满完成,行政区划调整遗留问题全部解决。“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100个高频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270亿元,市场主体由54.3万户增加到87.8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缴税金年均分别增长6.5%和16.2%。中船汉光创业板成功上市,挂牌上市企业达到75家。八大系统73家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3.9万余名职工累积多年的社保、医保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突破彩色墨粉制备、超大口径球墨铸管产业化、大尺寸ITO靶材绑定等“卡脖子”技术和进口替代技术32项,荣获国家、省科学技术奖66项。高新技术企业从198家增加到66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6061家增加到12263家,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7个。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技术交易额总量连续3年全省第一,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0.1%提高到60%。承接京津转移合作项目106个。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邯郸中欧班列成功开行。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7.4亿美元,进出口总值完成693.1亿元。
四年接续奋斗,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城乡居民。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累计达到2135.9亿元,每年滚动实施的20项民生工程、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实现市级统筹管理,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健康小屋”经验做法全国推广,214家乡镇卫生院与5374个村卫生室实现一体化管理,新建市儿童医院。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邯郸科技职业学院、冀南技师学院建成投用,高教职教实现跨越式发展。市博物馆、市群艺馆新馆和市文史馆开馆启用,杨氏、武氏太极拳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防控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有力有效。深入开展平安邯郸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和“三重四创五优化”“转作风、提效能、比担当、作贡献”活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坚持“两新”导向,建立“四调度、三推介、两观摩”机制,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升级加力行动,全市新开工项目869个,峰峰矿区恒耀电子、临漳县昊瑞农机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计划投资的99.3%和91.8%。举办参加杭州招商推介会、冀陕合作交流会、京津冀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系列招商推介活动33场,签约项目313个,冀南新区运达零碳高端装备产业园、丛台区赵国古都七彩文化城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邯郸。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综合评价居全省第3位。
(二)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争列省千项技改项目160项,完成投资106.5亿元。峰峰矿区华信和武安市普阳、太行一期等钢铁退城升级项目全面投产,新峰循环经济产业园部分竣工。永年区金力新能源电池隔膜、磁县中化滏鼎化工新材料等10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加快推进,认定扶持成安县隆海生物、馆陶县东汝阿胶、冀南新区中材风电叶片3家高成长性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1.3%。第六届省旅发大会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规划建设全面推进。邯山区王府井商业街、峰峰商业中心等42项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3%。
(三)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围绕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后十”,开展源解析,靶向定措施,实施八大攻坚战。1—7月份,全市优良天数131天,同比增加6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96,PM2.5平均浓度45微克/立方米,在全国重点城市排位同比分别上升6个和21个位次。持续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关停取水井8580眼,压减地下水超采量3056万立方米。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提高到71.4%。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1+3”绿化提升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78.4万亩,我市太行山绿化项目成功入围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成雄安郊野公园邯郸园。
(四)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速。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东湖新城建设推进机制进一步理顺,市融媒中心、客运中心二期等项目基本竣工。打通城市东南路网,突破多年来交通瓶颈。大力推进主城区和县城“四改两清一通”,完成533条背街小巷改造,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3万套,启动改造29个城中村和465个老旧小区,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和市政老旧管网改造全部完成,主城区旱厕全部“清零”,城市有机更新加速推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530万亩小麦喜获丰收,街巷硬化扮靓美丽乡村,改造农村厕所14.8万座,4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加快建设,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503个、占比83.6%。
(五)改革开放活力增强。133项重点改革承接事项和48项市级改革事项有序推进。推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市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8%。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69家、省级创新平台23家,争列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7项。发挥“金融顾问”作用,新增实体经济贷款349.3亿元。持续开展精准帮扶活动,助力外贸企业线上线下交易,举办第二届邯郸·义乌出口商品交易洽谈会,12家企业签约金额3200万美元。新增永年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1—7月份,进出口总值149.8亿元、增长26.2%,实际利用外资9.3亿美元、增长11.6%。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20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人大代表票决的10件民生实事已完成3件,主城区新增免费停车泊位30008个,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常用药品降价69.4%,城镇职工慢性病医保待遇扩面提质,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035张。启动部分搬迁校址调整,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在建63个、竣工45个,47所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幼儿园,2907所小学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困扰家长多年的“三点半”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市体育中心、市综合体育馆基本竣工,结束了我市没有大型体育场馆的历史。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米袋子”“菜篮子”充足可靠。全力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信访维稳、防范处置非法集资等工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展望今后五年政府工作
我们锚定目标 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
奋力开创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新局面
今后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刚刚闭幕的市第十次党代会,科学描绘了邯郸今后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实现路径。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决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谱写好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认真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邯郸,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高度融合,加快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圆满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奋力开创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新局面。
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加快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充分衔接市“十四五”规划,以区域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交通枢纽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教育医疗中心为载体支撑,突出重点、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力争一年一个新台阶、五年实现大突破。到2025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力争达到55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00亿元、力争达到450亿元,经济总量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城市首位度全面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和人均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充分,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高,民生福祉达到更高水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更好为全市人民谋幸福。
(一)坚持不懈提能级、壮实力,加快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提升产业能级,加快建设智造邯郸。大力发展“532”市域主导产业,全面推进制造强市、质量强市、数字邯郸建设。提升园区能级,建强做优平台载体。支持冀南新区打造京津冀产业转移重大承接平台。提升城市能级,着力增强辐射带动力。按照“东强、南联、西美、北升、中优”总体思路,全力建设美丽生态宜居家园。加快峰峰矿区、永年区、肥乡区与主城区组团融合发展,支持武安市、魏县建设市域副中心,大名县、涉县、曲周县建设区域次中心,其他县建设县域中心,形成“一主两副、多极支撑”的新型城镇发展格局。提升乡村能级,加快推进全面振兴。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巩固全国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地位。提升服务能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坚持不懈赋动能、增优势,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创新能力提升。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80家,集中扶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10家以上。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冀南新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动邯郸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曲周、鸡泽)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建设精品钢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等6个国家级产业研发基地。实施县域创新试点示范工程。强化创新区域协同。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依托驻邯央企和省属企业,深化产业、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创新合作。强化创新生态营造。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出台更加优惠的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建立科技创新尽职免责机制,让邯郸真正成为创新蓝海、创业沃土、创客乐园。
(三)坚持不懈打基础、强支撑,加快建设交通枢纽中心。增强铁路枢纽功能。力争聊邯长高铁、石邢邯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谋划推进邯黄铁路复线、衡潢铁路、沙午线提升改造等项目。提高普速铁路运能,建设21条铁路专用线,利用邯长、邯济、马磁线开行3条市域铁路,谋划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构建便捷公路网络。加快推进京武高速邯郸段、邯馆高速改扩建等重点项目,谋划推进邯邱高速等项目,构建“五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建设主城区大外环、赵王大街、107国道和515国道邯郸段等25个项目,推进束(馆)左(权)公路邯郸段、邯郸至曲周邱县、邯郸至肥乡快速路等26个项目,构建“六纵四横一环”干线公路网。新改建农村公路和旅游公路4000公里。提升机场区域辐射能力。争取国内通航城市达到30个以上,力争旅客年吞吐量达到200万人次,货运年吞吐量达到2000吨以上。
(四)坚持不懈抓融合、育产业,加快建设文化旅游中心。挖掘深厚资源,延续历史文脉。创建赵王城、邺城、大名府故城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强响堂山等石窟寺以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的保护利用。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进文旅融合,荟聚八方人脉。重点实施丛台区赵国古都七彩文化城、肥乡区赵都水镇、广平县非遗水城等52个文旅项目,加快推进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建成国家红色研学旅游示范区、太行山绿色产业示范区。积极承办中国成语大会,持续办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叫响“成语之都、太极之乡,邯郸——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品牌。厚植生态底色,打造城市绿脉。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稳定实现空气质量“退后十”。
(五)坚持不懈畅循环、促流通,加快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以邯郸国际“双港”现代物流枢纽为核心,以复兴智慧物流园区、永年冀南快递产业园区、肥乡综合物流园区为支撑,构建“一核三区”现代物流产业格局。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升级居民消费激励政策,进一步促进汽车、家居、油品等大宗消费,扩大旅游、康养等服务消费。发挥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美乐城“92街区”示范效应,建设特色商业示范街和夜经济商圈。拓展提升外循环。加大对峰峰陶瓷、临漳碳素、鸡泽铸件等县域特色产业外贸基地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武安、永年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发展,积极培育出口型龙头企业和“小巨人”企业聚集区。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一定恪尽职守、倍加努力,始终做到忠诚、法治、担当、为民、清廉,持续深化“转作风、提效能、比担当、作贡献”活动,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牛。
(一)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政治引领力。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
(二)坚持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公信力。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社会各界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强化审计、统计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三)坚持斗争精神,增强工作执行力。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以邯郸高质量发展为己任,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以实干实绩践行“邯郸发展我尽责、我出力、我奉献”。
(四)坚持人民至上,增强为民服务力。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政府全部工作之中。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温度,当好人民的勤务员,下大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五)坚持廉洁从政,增强内生免疫力。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遵守《准则》《条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扎紧政府花钱的“口子”,放宽助企惠民的“路子”,以政府“紧日子”换取百姓“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