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医联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的决议
(2019年8月29日邯郸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邯郸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刘吉祥等10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加快医联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的议案》和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关于该议案的审议报告。会议同意这个报告。
会议认为,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深化医改,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当前,我市在医联体建设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尚处于开始阶段,且存在着“联而不动、动而乏力”等制约医联体发展的因素。
为加快我市医联体建设步伐,推进分级诊疗发展,更好地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问题,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会议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医联体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有力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设计,积极探索,建立相关部门参与、齐抓共管、协调配合机制,强化责任,完善配套措施,破除医联体建设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推动医联体建设发展的整体合力,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切实转变观念。进一步提升对医联体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重视医联体建设,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医联体建设相关政策。要建立医联体评估机制,科学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根据考核评估情况及时调整医联体建设方案。要统筹兼顾、培树典型、以点带面,牵头单位要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作为重点,及时研究解决医联体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医联体健康有序科学良性运转,不断提高医联体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整合信息系统。以建立健全居民健康电子档案为基础,整合各方资源信息,建立高效的卫生健康数据互通平台,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医疗资源在各级医疗机构间的上下流动。通过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分析、远程专家会诊等使基层居民就近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逐步实现让信息多流通、让患者少跑动。
四、抓好队伍建设。要通盘考虑,加强基层网络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要加大对全科医生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充实提高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人才力量。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按照高质量发展标准推进,在亲情化服务、培养引进技术人才、提高医疗水平上下功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五、强化宣传培训。加强对医联体和分级诊疗建设的宣传,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作用,以宣传促认可,以宣传促支持,以宣传引导群众逐步改变就医习惯,在社会上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逐步形成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要积极同步开展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政策宣传培训,加快形成共识、统一思想,调动积极性。要借鉴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大胆先行先试,探索出一套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市政府要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决议,高度重视议案办理,办理结果于2020年12月份报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