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专题询问
落实情况的报告
(2018年4月20日)
按照会议要求,现将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报告的审议意见》情况汇报如下:
一、化解焦炭过剩产能,进一步调整工业结构
2017年,省下达我市压减焦炭产能任务280万吨,为将任务落到实处,我局专门下发了《2017年邯郸市压减焦炭产能工作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到武安市、峰峰矿区、磁县、复兴区等4个县(市、区)5家焦化企业。2017年3月份,市政府与有关县(市、区)政府、邯钢集团签订了2017年度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责任书,明确压减任务、压减依据、进度安排和推进措施。提请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度压减任务落实情况,并开展跟踪督导,8月份开展集中拆除行动,8月底关停焦化企业5家,焦炉10座,产能350万吨,提前完成2017年去产能任务。
根据省压减焦炭产能的安排部署,我局提早谋划安排,2017年底,印发了《邯郸市2018年至2020年压减焦炭产能工作实施方案》,将三年任务分解到有关县(市、区)。其中,2018年任务分配:武安156万吨、峰峰60万吨、涉县120万吨。截至目前,省下达的280万吨任务,已落实180万吨,其中涉县120万吨、峰峰矿区60万吨(已经关停),已报送有关文件和压减企业焦炉清单,武安市正在落实。
目前,我局围绕2018年压减焦炭产能工作,一是把焦化去产能任务明确到企业及装备,同时明确时间节点,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二是积极向上沟通,协调联动,鼓励企业以整合钢焦一体化、向化工园区集中、兼并重组等方式把排放总量压下来、把债务风险化解掉、把职工妥善安置;三是在焦化行业治理方面,结合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专家指导,实现科学分类精准施策,确保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要求,我市把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作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安排专人、成立专班,开展了前期的筹备工作,对全市10大重点产业集群开展摸底调研。同时,对接国家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落实财政专项经费,签订起草合作协议,主要实施了以下工作。一是明确转型升级方向,起草了《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对钢铁、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等传统产业,提出了提升改造的具体路径,对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6大新兴产业,实施了培育壮大的发展计划,并逐一落实到具体的企业和项目。二是开展新一轮的技术改造,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我局在全市筛选了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作为2018年重点支持对象,利用上级技改支持资金,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增强竞争能力。三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军民融合、新材料、生物制造等行业,我局分别选取了银隆新能源、格力精密铸造、中船重工军民融合示范区、鑫宝新材料基地、晨光产业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逐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会商工作机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集中研究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三、推广工业设计,提高重点产业竞争能力
工业设计是产业制胜利器,按照许勤省长关于工业设计突破的要求,我局把加快工业设计发展,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以市政府文件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开展了政策大宣讲、产业精准对接、创建服务中心等一系列活动,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市创业创新的高地。一是开展工业设计培训,自去年9月以来,我局邀请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行业顶级专家,为全市100多家重点企业负责人现场授课,同时组织宣讲组深入鸡泽县、武安市等县(市、区)举办了8场全市工业设计“政策大讲堂”系列宣讲,先后为500多家中小微企业、800多人解读省、市支持工业设计政策措施,宣讲工业设计对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举办“工业设计+制造”产业对接会。近期,我局利用工业设计专项资金,邀请深圳的4家工业设计机构与20家工业制造企业进行对接,其中:派瑞电器、利福来食品、三顺健身、圣雪海羊绒、卓康食品、康远清真食品、林益堂药业、嘉冠家具、小伯乐童车等企业,就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与深圳工业设计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并进行约访。三是创建市级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经过前期的充分协商,我局筛选、确定了市级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的选址,并以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建设为原则,与深圳工业设计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聚焦高端设计创新资源,深化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力争搭建一个高端服务对接平台,近期市级设计中心将开工建设。
目前,我市晨光色素、丛台酒业、恒工机械等企业邀请知名设计机构,对其新建项目的厂房、设备、工艺等方面开展工业设计,部分企业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我局将筛选10家工业设计示范企业,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普及工业设计理念,进一步提高我市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四、促进工业平稳运行,夯实优结构、快转型的基础
今年以来,受环保治理、错峰生产的影响,全市规上工业增速出现下滑;为扭转不利态势,稳定工业运行,我局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强化运行监测通报机制,提请市政府召开工业运行调度会,围绕省下达我市的目标,对全面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并下达到各县(市、区),专门通报1-2月份各县(市、区)主要工业指标完成情况,明确提出对连续负增长的提请市政府约谈,强化任务目标倒逼作用;二是建立重点企业直抓工作机制,按照市领导的要求,我局在全市筛选45家排放小、规模大、效益好、成长性强的重点企业,由市政府主管领导召集,市直有关部门参加,每月召开座谈会,集中研究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工业企业直抓工作机制,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三是统筹好稳增长与治污染的关系,今年以来,我局联合环保部门,精确计算企业排放量,在确保大气质量的前提下,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无污染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对排放量小、有外贸订单、高新技术企业,在履行规定程序后,适当放开;对企业部分生产环节或生产工艺有污染排放的,实行局部停限产。同时,在全市工业领域开展绿色化评估,以精准治污、有保有压为原则,对工业企业实施区别对待、精准管控的措施。
五、深化企业帮扶,全面展开“双创双服”工作
根据省、市关于“双创双服”的安排部署,我局专门制定了《精准服务规上工业企业工作方案》、《培育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并召开了动员部署大会,对“双创双服”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和分解落实。
(一)精准服务规上工业企业。按照方案要求,对主营业务收入在1亿元到50亿元之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分级帮扶。市级重点帮扶82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工业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县级重点帮扶50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并将企业逐一落实到具体的市、县领导,并要求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定期实地走访,梳理企业问题,切实解决企业项目审批、用地需求、资金需求、人才用工、能源保障、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困难。
(二)培育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创办小企业计划,全面开展创建培育活动,提升全市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管理运营水平和创业创新服务能力,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撑。2018年,全市新培育省级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家以上,创建市级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5家以上;到2020年,新培育省级6家以上,创建市级15家以上。
目前,按照省、市“双创双服”活动方案的总体部署,我局专门成立“双创双服”活动领导小组,将任务目标细化分解到牵头领导、处室,建立了月推动、月总结制度,每月查找分管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梳理归纳,列出清单,制定台账,优选路径,开展专项整治,逐项逐类解决,总结经验做法,实施专项督导,在全市工信系统营造服务企业、促进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推动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