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县关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调研报告

2018-10-06

馆陶县关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

20171113日)

馆陶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是邯郸市的东大门,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冠县、临清市毗邻。馆陶交通区位优势明显:106309两条国道,青兰、大广两条高速,一条邯济铁路纵横通过。古大运河、永济河两条河渠贯穿南北。全县辖44277个行政村,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人。馆陶先后荣获中国蛋鸡之乡、中国黑陶艺术之乡、中国轻工轴承之乡、中国漆画艺术之乡、中国黄瓜之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河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馆陶县是一个典型平原农业县,没有矿藏、能源优势,工业经济底子薄、起点低,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市场主体少,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不高。这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一个瓶颈。近年来,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适应环保新形势,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健康强县为目标,坚持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突出补短板、促均衡、强基础、增后劲,经济发展质态持续优化,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探索了一些新路子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在工业上,走园区化+科技化之路

馆陶经济开发区被列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一区多园”型,下辖化工园区、北科园区、轴承园区、拖拉机产业园四个专业园区。化工园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性能的农药、医药中间体等精细专用化学品和化学新材料。目前入驻项目26个,竣工投产、试生产项目20个。鼓励发展产业链下游产品、后端产品,从目前盐化工基础领域向化工新材料等高端领域发展,大力发展工程塑料、再生材料、电子气体等为主导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到十三五末,化工园区达产达效企业达到20家以上。

北科园区:重点推动先进装备制造、科技型企业加速向园区聚集,已入驻项目45个,竣工投产项目33个。发展方向: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改变现阶段以外延式和粗方式增长模式,提高产品整体竞争力。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优势,主动对接相关产业落户我县,着力打造高新技术园区。力争到2020年,我县装备制造业形成产业优势明显,结构合理,产业带动强,新产品研发生产能力突出,行业、市场认可度高的发展态势。

轴承园区:是全国最重要的轻工轴承集散地之一,拥有河北省轴承检测中心、网上交易平台和轻工轴承交易市场。馆陶县先后荣获“中国轻工轴承之乡”、“精密轴承制造名镇”等荣誉称号,形成了100余家加工企业、2000余个专业加工户的规模。与山东烟店、河北临西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成长为全国最重要的轴承集散地,轴承产品市场覆盖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部分产品远销越南、缅甸、印度、孟加拉等国家。近期正在规划建设占地5000亩的轴承创意产业园。发展方向:以轻工轴承为主导,发展精密轴承、微型高速轴承,加大引进上游材料供应和下游产品配套企业。发挥冀鲁友谊大桥纽带作用,加快推动产业承接和龙头企业引进,最终将打造成轻工轴承产业集聚区。

拖拉机产业园:重点发展中高端拖拉机及多种复合式农机配套项目,打造成国内行业技术领先的农业装备制造基地和华北地区最大的农业机械及零部件生产基地,进而打造成中国一流的大马力动力换档拖拉机研发生产基地,能够实现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大部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其中,龙头企业中韩铠特农业机械项目专注于研发、生产国内高端农业机械产品,侧重于高性能拖拉机、玉米收割机、田园管理机等农业装备机械和播种机、旋耕犁等配套机械的生产。该项目201410月开工建设,20157月第一台拖拉机顺利下线。目前,从30马力至180马力有41个品种列入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20164月至2016年底生产销售大中型拖拉机1500台,实现产值2亿元。2017年部分装备生产线升级改造完成,全年计划生产任务目标为25003000台,产值4亿元。

二、在传统农业上,走园区化+品牌化之路

产业促美丽,美丽助产业。馆陶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清晰产业定位,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并运用农业科技,改良种养技术,建设先进农业园区,引领富民产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依托蛋鸡、黄瓜、黑小麦、晚秋黄梨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在园区建设上,馆陶没有采取常规模式单独划地为区,而是依靠现有村庄因势利导,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打造现代农业园区。通过产村连动建园区、园区带动促产业。黑小麦产业,我县拥有富铬黑小麦品种冀紫439种子独家经营权,种植面积达到3.6万亩,农业部授予馆陶县黑小麦基地“中国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称号。黄瓜产业,我县致力于打造全国优质黄瓜基地,种植优质黄瓜面积达10余万亩,年产量60余万吨,“馆青”牌黄瓜荣获“河北名牌产品”称号,2017年荣获中国农产品国际交易博览会金奖,连续4年荣获国家绿色博览会金奖,黄瓜小镇的优质黄瓜每斤可以多卖23毛钱,农民年增收两千多万元。我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黄瓜之乡、“中国优质黄瓜生产示范基地”。实施禽蛋产业振兴计划,康牧源养殖有限公司等11家标准化规模蛋鸡养殖园区加快推进。邯郸(馆陶)金凤禽蛋农贸批发市场荣获2017年度中国农产品供应链之星”殊荣。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采集单位。

加强产品研发,先后与中国农大、河北农大、北京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集成研究科学种养技术。坚持以科技树特色,以科技树品牌,目前馆陶已注册馆青、金凤、雅情、艾格兰等商标,认证无公害蔬菜基地2.5万亩,绿色产品基地2600亩,认证无公害蔬菜、畜产品18个,绿色蔬菜6个。

三、在城市建设上,走特色小镇+城乡一体化之路

坚持均衡发展的理念,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思路,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全面推开城乡一体化新模式。

(一)“成片连线”的原则,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永济河示范片区,巩固羊洋花木小镇、杂粮小镇、鹊桥小镇等特色小镇,提升中医养生小镇、樱花小镇等特色小镇,形成以永济河为轴线的美丽乡村景观带。推广粮画小镇社区、教育小镇社区、羊洋花木小镇社区建设经验,按照“一镇多社区”的架构,加快黄梨小镇拐渠村等特色小镇建设,分类打造一批美丽乡村。

(二)加强美丽乡村市场化运作,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运营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成寿东、翟庄精品旅游村,打造一条市级乡村休闲旅游线路,争创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2017110月份,全县美丽乡村旅游累计59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62亿元,大大提升了馆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实施新城区拓展战略,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重点打造公主湖湿地公园周边、粮画小镇、羊洋花木小镇“三大板块”。环绕公主湖周边,汇集商业、文化、居住、医疗等功能,把公主湖湿地公园板块作为彰显新城区活动与城市风貌的综合性城市新区。依托粮画小镇万人小镇建设,加快县城向西拓展,建设振兴路、产业园区、教育园区等。依托羊洋花木小镇,实施站前街西延,建设新汽车站、美丽乡村景观带等,打造全县生态绿色后花园。加快通过对羊洋花木小镇、粮画小镇和公主湖周边三个重点区域的建设,在提升县城建设品质品味的同时,向南、向西拓展县城新城区。

(四)抢抓河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机遇,加快编制全域旅游计划,把全县域作为5A景区打造,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依托天尚环保再生能源利用项目,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全县域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加快推进农村天然气入户,让农村群众用上清洁的新能源。

几年来,馆陶县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等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领导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把此项工作落实好,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


阅读58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