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汇报

2018-10-06

邯郸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汇报

20171023日)

现将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邯郸市大气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质量分析

(一)大气环境容量。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重点城市开展了大气环境容量核定工作,根据当时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气象条件,测算我市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应控制在6.5万吨(2016年环境统计数据:全市年排放二氧化硫11.6万吨、氮氧化物14.5万吨、烟(粉)尘21.8万吨)。近年来,因实际污染物排放量远远大于环境容量,确定城市大气环境容量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环保部重点推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未要求组织开展环境容量研究,省和各地市均没有相关容量数据。目前,我市正在委托科研单位研究制定《邯郸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该规划将确定我市达标目标年限、环境容量以及各年度削减量。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2016年空气综合指数为8.56PM2.5浓度82微克/立方米,达标天数189天。201711-1019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8.59,比去年同期升高15.5%PM2.5浓度为81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升高26.6%。达标天数117天,比去年同期减少56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30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6天。

(三)污染成因分析。我市空气质量污染较重、排名靠后主要有以下六点原因:一是产业和能源结构偏重。全市以钢铁、焦化、电力等为主导的重化产业占到工业总量近70%,炼铁产能5381万吨,炼钢产能4646万吨,焦炭产能2912万吨,火电装机643.4万千瓦(含生物质10.3万千瓦),煤炭消费总量4664万吨,产业和能源结构偏重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全市年排放二氧化硫11.6万吨、氮氧化物14.5万吨、烟(粉)尘21.8万吨。二是主城区工业布局不合理。2016年主城区邯钢、邯电年耗煤801万吨,日耗煤近2.4万吨。2家企业年排放二氧化硫8890吨、氮氧化物14753吨、烟(粉)尘20925吨,分别占主城区工业企业排放量的83.47%84.23%91.08%。且邯钢集团2#3#原料场逾期未完成棚化治理工程;5#6#7#8#9#10#焦炉烟气未完成脱硫脱硝治理。部分项目批小建大、批少建多,邯钢西区(邯宝)环评要求建设2300平方米烧结机,实际建成2360平方米烧结机;环保要求建设2200吨转炉,实际建成2260吨转炉;环评批准建设27米焦炉,实际建设47米焦炉。三是机动车尾气污染突出。受产业和能源结构影响,我市交通结构不合理,大部分企业以汽运为主,重型柴油载货车(一辆国三标准柴油车相当于200辆国四标准小轿车)保有量和过境量较大。同时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大气监测点紧邻城区主干道,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四是面源治理有待加强。虽然我市在扬尘控制、烧烤、秸秆焚烧治理上采取了不少办法,但还存在治理不到位、覆盖不全面、标准不够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在精细化管理上还存有一定差距。五是气象、地理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我市处于太行山前污染带,污染物扩散受太行山阻挡,冬季静稳天气相对较多,易出现重污染天气。六是政策资金支持不占优势。国家、省大气政策资金重点支撑保定、廊坊、唐山、沧州四市,将廊坊、保定划为“无煤区”,重点保障两市气源供应。石家庄是省会城市,是全省大气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我们在治理大气污染上采取超常举措,付出比其他城市更多的努力。

二、秋冬季考核指标目标任务和预测分析

(一)目标任务。根据环保部和省环保厅要求,我市2017年考核目标:PM2.5浓度力争达到72微克/立方米(去年为82微克/立方米)。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PM2.5浓度同比下降20%(由去年121下降到96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8%(由去年55天下降到45天),全市平均降尘量小于9/·平方公里。

(二)预测分析。201711-1019日,PM2.5浓度为81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升高26.6%。要完成全年72微克/立方米的目标,剩余73PM2.5日均浓度要不超过36微克/立方米。根据往年监测数据分析,预测2017PM2.5全年平均浓度约为80微克/立方米左右,完成全年任务难度较大。

2017101-19日,我市PM2.5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升高20.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1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天。要完成秋冬季96微克/立方米的目标,剩余163PM2.5日均浓度要不超过99微克/立方米。我市8月、9月平均降尘量分别为5.46.8/·平方公里。根据往年监测数据和PM2.5专家小组预测,通过严格落实秋冬季31项重点任务,每月盯死目标,一天一算帐,可以完成秋冬季目标(秋冬季每月PM2.5目标值分解情况见附表)。

三、今年以来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凝聚治霾攻坚强大合力

1.坚持党政同责。高频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现场办公会、专题会等,连续5次召开市、县、乡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高规格会议。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界定33个负有生态环保职能部门的环境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定年度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负总责,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

2.坚持高频调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上手直抓,紧盯不放,市委书记高宏志亲自研究重要方案、解决重大问题、督导重点工程。市长王立彤在大气污染治理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以主要精力抓环保,每周白天到一线至少督导检查1次,晚上调度1-2次,关键时段,每天过问情况,了解工作进展,提出应对措施。各项工作都按“四个干”【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间干成】要求列表督办,强化落地落细、落实落责。

3.坚持系统推进。依据省1+18”方案,出台我市“1+29”方案,增加精准减煤、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和现场管理、农业氨排放整治、问责办法等11个专项方案,更加精准全面推进。按照部、省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出台了我市《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明确11个方面31项重点任务,配套制定督导工作方案、信息公开方案、宣传报道方案、量化问责方案、大气降尘量考核办法等5个方案。

(二)坚持标本兼治,全力攻坚重点任务落实

全面落实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1+18”方案、市“1+29”方案和“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挂图作战、定期要帐,重点任务加码提前。

1.突出抓好去产能。通过开展集中关停、依法依规倒逼、创新压减手段、加快整合重组等多种方式,提前超额完成年度化解产能任务。压减炼铁产能484万吨、炼钢产能354万吨,分别超省任务16万吨和154万吨;退出煤矿4处、产能187万吨,超省任务12万吨;关停焦炉10座,压减炼焦产能350万吨,超省任务70万吨;2017年全市安排退城搬迁11家企业已完成10家。大力推进主城区邯钢、邯电、纵横、裕泰四家重污染企业搬迁,裕泰煤化工、纵横钢铁已全部关停。

2.突出抓好散煤治理。一是精准减煤。年度减煤任务由省定165万吨提高到300万吨,按照排放强度,以民用煤、钢铁用煤、电厂用煤的顺序先后削减,最大限度减少燃煤污染排放。现已削煤230万吨。二是重点区域禁煤。将绕城高速以内760平方公里划为“禁煤区”,全面禁运、禁销、禁储、禁燃,取缔全部储煤点174家,散煤使用摊点2600家。三是清洁能源代煤。2017年主城区10.5万户气代煤任务户外工程已全部完工,验收通气10.2万户。20171564台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已全部完成,20182690台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已提前淘汰1756台。四是全过程控煤。坚持源头严控、质量严查、市场严管,将青兰高速和309国道划定为运煤过境车辆专用通道,在市界设立18个煤质检测点,督导23家煤炭经营单位和41家重点用煤单位建立煤炭质量内控制度和进货台账。全市散煤经营网登记底数195家,取缔147家,48家正常经营的销售网点实现全覆盖抽检,对煤质不合格的10个网点停业整顿1个月。

3.突出抓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完成10个行业污染状况调查,实现自动监控全覆盖。对18家钢铁企业安排313项升级改造工程,8月底前达到特别排放限值,对25家焦化企业77项治理工程,提前到9月底前完成。逾期未完成的9家钢铁企业15项设施停产(停用)整治,10家焦化企业停产整治。8月底前,绕城高速以内128家企业完成135项治理工程。全面开展VOCs治理,完成110家干洗店、3304家餐饮饭店、242家汽修喷涂店、275VOCs排放企业治理。

4.突出抓好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按照环保部加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要求,强力推进全口径清单治理改造,严格落实日报告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凡是20171015日前未完成无组织排放治理改造要求的,一律实施停限产整治。现共排查全口径清单企业791家,完成治理任务643家。

5.突出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全市共排查“散乱污”企业29201家,占河北省的三分之一,按照“两断三清”【断水、断电、清设备、清原料、清场地】和“两化”【硬化、绿化】的标准,目前已全部清零整治。其中关停取缔18277家、整治改造10888家、整合搬迁36家。

6.突出抓好机动车机动车污染控制。大力实施“汽运”改“铁运”,全市30家重点企业铁路运输占比由30%提高到52%,主城区邯钢、邯电、马电3家企业铁路运输占比已分别达到90%50%80%。与北京铁路局、河钢集团、河北港口集团、天津港集团合作,将开展路地港企三年绿色运输行动计划,有效降低载重货车带来的扬尘污染。借鉴北京经验,深入开展“一控两防三圈四保”货运车辆专项整治,严格京港澳高速穿城段和主城区黄牌货车禁行绕行。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今年主城区新增了200辆纯电动公交车,已累计达到1248辆。强化车油管控,强制报废车辆114213台,完成率97%。联合开展油品质量整治、非法加油站点取缔、油气回收治理等执法行动,取缔非法加油站点1022家【合法加油站点现有1028家】,成品油抽检合格率83.87%,较去年提升11个百分点。

7.突出抓好面源污染治理。严格执行建筑施工6100%”标准和道路清扫保洁“双五双十”标准,积极开展“三地(空地、裸地、工地)、三场(停车场、货场、料场)、三边(公路边、铁路边、河道边)、三口(出入口、交道口、连接口)、三车(重载车〈工程车〉、物料车〈砂石车〉、渣土车)”综合治理。其中,整治“三地”1238处、“三场”5464处、“三口”356处,“三边”拆迁近1000万平方米,制定“三车”管理办法,主城区360辆渣土车统一加装标识顶灯,喷涂举报电话。立足“两年任务一年完,一年任务再提前”,30处露天矿山修复绿化任务已完成28处,年底前全部完成。同时,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业氨排放治理。大力加强禁烧限燃,全面禁烧、全年禁烧、全程禁烧,主城区全时段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严禁露天烧烤,主城区取缔露天烧烤2469处。积极推进造林绿化,全市完成造林62.23万亩,占省年度下达任务(36万亩)的172.86%

8.突出抓好错峰生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将错峰生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作为关键举措,从101日起,我市提前实施错峰生产,全市纳入错峰生产的工业企业共569家,包括钢铁、焦化、铸造、建材、矸石砖、碳素、VOCs7个重点行业,18家钢铁企业限产50%25家焦化企业结焦时间一律延长至48小时以上。机动车每日限行两个尾号。针对不利气象条件,从101319:00起,全市启动应急减排措施,钢铁企业在严格落实错峰生产的基础上,球团竖炉、烧结机全部停产;焦化企业出焦时间一律延长至72小时以上;全市铸造、碳素企业全部停产;重型运输车(含有通行证车辆)一律不得进入主城区;所有建筑施工土石方和拆迁工程全部停止作业。

9.突出抓好重点时段空气保障。全力以赴做好十九大期间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制定《秋冬季重点时段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将1090时至102524时作为严管期,严格落实错峰生产和应急减排措施,切实抓好涉气重点行业监管,所有使用煤气发生炉的企业均实施错峰生产,严格控制秸秆焚烧,开展不间断巡查和专项督查,严厉查处车辆超标排放行为,加大柴油车错峰运输力度。

(三)压实责任链条,有效传导治污压力

1.以明责促履责。强化网格化监测监管,在绕城高速760平方公里范围内布设196个监测点位,全市243个乡镇全部安装小型空气站,建立市、县、乡三级一体,多部门协调联动的空气质量保障联合行动机制。全市划分247个监管网格,明确网格长和网格监管员,实现线上网格监控和线下网格监管一体化。

2.以考责促落责。20个县(市、区)实施空气质量月排名,1-8月份共扣缴生态补偿金2200万元。对243个乡镇(街道)实行空气质量周排名。实施大气降尘量考核,既考20个县(市、区)政府,也考建设、城管等责任部门。

3.以问责促尽责。深入开展治霾不力问题专项清理,以责促行、以责问效。两次公开约谈武安市、磁县、涉县、永年区、肥乡区、峰峰矿区、冀南新区等7个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严格执行量化问责规定,1-9月份,全市共问责604人。

(四)铁腕铁规治污,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

持续开展零点夜查,组织县(市、区)分局进行交叉互查。结合省“飓风”行动,开展“百日风暴”专项执法。在全省率先制定《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小时超标惩治办法》,每日一统计、每半月一排名【对半个月内出现1次小时超标的,警告、全市通报;出现2次小时超标的,约谈、媒体曝光;出现3次小时超标的,限产50%;出现4次小时超标的,停产整治】61日执行小时超标惩治办法以来,共警告(通报)企业53家、约谈(曝光)20家、限产8家、停产23家。

突出问题整改,对部省督查发现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限期整改,逾期完不成的一律先停后治。将部、省、市督查发现问题汇总整改,集中交办,印发12期督查通报,直接发书记、县长。①环保部强化督查1-10轮交办问题729个,完成整改722个;11-13轮,发现问题170个,完成整改141个。②环保部驻点巡查第一轮共检查企业633家,发现问题2个;第二轮共检查企业697家,发现问题5个。③省专项督察第一轮发现问题203个,完成整改196个;国庆节期间发现问题131个,完成整改97个。④省环境执法检查第一轮交办问题89个,完成整改76个;第二轮交办问题53个,完成整改19个。

今年以来,全市环保系统立案2642起,行政处罚1.256亿元,较2016年全年处罚增加6745万元,是去年1.86倍,历史首次破亿元【对邯钢超标排放一次性处罚100万,实施连日计罚4起,对丰达焦化超标排放处罚109.9万、邯钢焦炉超标排放处罚150万、龙山电厂无组织排放处罚25万、邯峰电厂无组织排放处罚50】。

四、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日日攻坚,真抓实干,全面打胜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生死战。

(一)打好年度治理任务攻坚战。按照省1+18”、市“1+29”方案中未完成的任务,专班研究,联合攻坚,措施再加码,工作再加力,责任再压实,强力攻坚突破,按期高标准完成任务。

(二)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生死战。认真贯彻落实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力推进当前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几项重点工作整改的实施意见》。一是强力推进工业企业停限产和错峰运输措施落实。对照秋冬季错峰生产方案制定的重点行业停限产标准,逐行业、逐企业核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按照错峰运输方案要求,对污染源清单企业和大型物流企业进行全面管控,切实达到错峰运输要求。二是强力推进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重点对20171015日前未完成无组织排放治理改造要求的企业,进行停产整治,限期完成治理任务。三是强力推进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严格按照《邯郸市公路、铁路、河道沿边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参照市政公路管护的标准,对辖区内所有国、省干道和重点路段进行全面整治。四是强力推进散煤治理重点工作。绕城高速以内社区(村庄)煤改气实现全覆盖,入户率、安装率、使用率均达到100%。切实加强监督检查,防止散煤复烧。五是强力推进“散乱污”清理整治提升。对已经取缔的“散乱污”企业,动态监管,坚决杜绝异地转移和死灰复燃。六是强力推进秋冬季秸秆和垃圾禁烧工作。严格控制秸秆、落叶、杂草、垃圾等露天焚烧。


阅读328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