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科技局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
情 况 汇 报
(2017年10月23日)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我局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主体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把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此项工作创出了“邯郸经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批示在全省进行推广。一是强化梯度培育。出台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制定了《邯郸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2016-2020年)》,与各县(市、区)签订了责任状,组织实施“苗圃工程”“雏鹰工程”和“科技小巨人工程”,通过强化挖掘抓培育、强化孵化抓培育、强化招商抓培育、强化创办抓培育、强化转型抓培育、强化服务抓培育等措施,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达到6717家,总量位居全省前列。二是加快转型提升。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及发明创造,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市级层面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辅导专项资金,对成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7万元的研发资金补助。市科技局联合市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建立邯郸市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59家,全省第四。三是建设研发机构。按照“新建企业同步组建研发机构、现有企业新建研发机构、已建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大型企业建设高层次研发机构”思路,梯次推进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增强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全市企业研发机构登记备案累计154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79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1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39家,院士工作站23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2家,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
二、完善政策体系,着力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我局加大各级政策的落实力度,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一是出台支持科技创新的系列政策。围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政策举措,我市先后出台了《中共邯郸市委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邯郸的决定》《邯郸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成为推进建设创新型邯郸的纲领性文件。此外围绕体制改革、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创平台、科技金融、科研资金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陆续出台了科技专件20余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支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9月30日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这一当前指导全省科技创新的重要文件后,我局第一时间进行学习贯彻,组织制定我市具体落实意见,加快推进完成各项重点科技创新任务。二是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与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联合,定期对各县(市、区)落实相关政策情况,特别是省、市领导关注的重点创新指标进行督导检查,将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率等指标纳入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建立了科技部门和财税部门的联动机制,每年市国税局、地税局、科技局联合举办相关政策专题培训会,聘请专家进行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减免所得税等优惠政策的解读,近两年我市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3887万元、4605万元,享受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减免所得税6641万元、6134万元。三是加强政策的宣传普及。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新政策,转发相关政策到各县(市、区)及有关单位、企业,举办科技创新政策宣讲活动及各类政策宣传活动。在邯郸电视台、邯郸日报等市级媒体开辟科技专栏,宣传推广各类科技政策、工作成效以及科技领域的先进人物、创业典型,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将国家、省、市支持科技创新的各类政策汇编成册,将到企业调研时宣传解读相关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
三、坚持引培结合,不断提升人才聚集优势
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一是推进产学研合作,引进高校院所优秀人才。加强院士工作站建设,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已建立院士工作站已达23家,吸引30名院士来邯工作或进行技术指导。建成全国首家国家领军人才邯郸驱动中心、中国青年海归协会邯郸工作站,引进2名千人计划专家与我市企业合作攻关。引进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创新资源,在邯郸建立创新研究院,建立起一支由40余名国内相关专业博士后、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组成的科研及管理团队,先后引进和转化了新材料领域的相变储能材料等9项科技成果。201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邯郸分院正式挂牌启动。二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农业技术人才。围绕推进国家“渤海粮仓”重大科技工程和市政府推出的“棉麦双丰”高效种植工程,共选派科技特派员985名,实施科技开发项目231个,引进、推广新技术204个,引进、推广新品种279个。推进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强化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先后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6人,推广新技术41项、新品种52个,培训农民技术骨干近5万人次。三是组织实施科技攻关,培育科技研发人才。实施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是培育科技研发人才的有效途径。近两年来,我市争取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168项,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98项,共有360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项目攻关。通过组织项目攻关,每年取得科技成果180项左右,使广大科技人员研究开发能力得到提高,有力促进了产业技术升级。设立了市级科技计划人才团队专项,首批对10个创新团队给予了每个团队50万元的支持,并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进行了通报表扬。共有16家企业科研团队入选省产业创新创业团队,全省第一。
按照国家、省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新要求,建立了“党政同抓,部门协同,市县联动,政产学研金一起动”的创新管理体制,连续高规格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科技创新工作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任务落实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了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特别是我市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设立总规模2.5亿元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开展了总规模6元的科技贷款工作,成立科技金融联盟和科技支行,组织开展了系列银企对接活动,得到了三位省领导的批示肯定。加强了创新考核力度,把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率等主要科技工作指标纳入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