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监督助力发展落实重大决策部署
——市人大常委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工作专题询问实录(之五)
自由询问人:王爱军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问:针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较高,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落实惠企政策,促进民营经济降本增效?针对民营企业土地紧缺、用电成本较高的问题,如何做好民营企业要素保障?
应询人:王晓涛 市工信局局长
答:2016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降低企业成本保障要素供给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企业帮扶降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通过落实惠企政策,累计降低企业成本30多亿元。下步,我局将围绕民营企业降本减负,重点从降低企业税收负担、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推进。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培育国家级中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省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提高创新创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二是优化投融资环境,鼓励投融资机构、基础设施项目吸纳民间资本,加快资本股权交易中心建设,鼓励企业间的股权交易,推进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三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大力宣传优秀企业家典型,弘扬进取创新、守法诚信的企业家精神,克服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问题。四是建设企业家队伍。组织优秀企业家参加各种高级研修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邯讲座,培养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经营管理理念、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企业家。
针对民营经济土地指标紧张的问题,我局将联合国土部门,对符合产业方向、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强度大的民营经济项目优先安排指标,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保证重点民营经济项目用地。针对用电成本较高的问题,我局将积极与电力部门对接,推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符合条件企业参与大客户电力交易,严格落实电价政策,降低用电成本。
自由询问人:屠志勇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问:2018年度我市去产能任务是什么?如何在压死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帮助企业转产、转型,促进企业平稳发展?
应询人:翟增军 市发改委主任
答:近几年,钢铁、煤炭、焦化、火电四大行业去产能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累计压减炼铁产能1632万吨、炼钢产能1358万吨,压减煤炭产能463万吨、焦炭产能783万吨,压减火电机组30.7万千瓦。下一个阶段,2018年到2020年,要全面完成“十三五”化剩目标,压减钢铁产能1/4以上、煤炭产能1/3以上、焦化产能近1/2、火电机组1/5以上。2018年,计划压减煤炭115万吨,火电机组容量24.7万千瓦,钢铁、焦化省定年度目标任务暂未下达。
对于四个行业的压减企业,我们并未单纯地只关注具体压减量,而是更重视企业的转型发展。主要是通过装备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比如钢铁行业,已经从2012年的35家压减到目前的17家,到2020年再减少到10家左右。这一过程不是单纯的压减过程,一方面是根据技术指标和装备大小进行压减,实现化剩目标;另一方面靠整合重组、搬迁减量,实现企业装备的大型化、高质化、优质化,实现产品品质提升。火电行业的总体思路,是“以热定电”。满足供热之外的火电需要进行压减,这就倒逼企业通过余热利用技术改造等措施,大幅提升供热面积。火电企业压减后,邯郸用电缺口靠电力输入来弥补。2018年谋划投入200亿元实施电网升级改造项目,不断强化电力的外部输入和保障能力。
自由询问人:马海增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问:今年我市回邯工作的本科生有多少?引进博士研究生等高素质人才有多少?有哪些政策措施保证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应询人:殷立君 市人社局局长
答:2017年1-11月份,回邯报到毕业生中本科生7305名,研究生(含博士)927名。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有:
在引才方面:加强人才引进。一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积极加强高校合作,深入“211”、“985”等重点院校,有计划的引进人才。二是围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人才结构,重点引进投融资、园林、规划等高端急需人才。三是围绕重点领域建设,加强冶金、机械、建筑、科技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开展引才活动。配合开展“京津冀人才交流系列洽谈会”、“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等外出引才活动。同时,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适时在本地举办招聘会,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打造人才工作新优势。
在留才方面: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科研人才及其他高层次、急需紧缺、特殊贡献人才,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方式,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优化人才环境。对引进到我市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切实解决人才在邯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落实人才扶持激励政策。实行人才荣誉激励制度,对荣获国家和省各类人才奖项的人才、团队,在国家和省开展的针对人才的各项评选推荐中,优先予以推荐,并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给予奖励。高层次、特殊一线、带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落地等人才,其子女可按规定参加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相关待遇。
自由询问人:刘 健 市人大代表
问:今年以来,我市大气空气质量明显好转,老百姓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这与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实施铁腕治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分不开的。其中有一项措施是全面禁煤。但在工作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在执行过程中,燃气锅炉和气代煤出现了气荒,燃气、电力取暖保障不到位,致使有一部分群众取暖不到位。环保部最近下发了紧急通知,确保老百姓温暖过冬,不能有一户挨冻,请问环保局在如何保障群众取暖和保护大气环境改善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应询人:齐海新 市环保局局长
答:感谢人大代表关心环保工作,中央、省、市对环保工作高度重视,采取了多种措施,我市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但由于受产业、能源结构的影响,我市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城市中排名靠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燃煤污染。对此我市在主城区及周边区域全面实施禁煤,大力推进集中供热以及“煤改气”、“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蓝天与温暖,一个也不少,为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我市主城区邯电、马电和西部供热源已全面启动,按照今年的供热需求,供热能够保障。同时环保部和省、市环保系统组织开展了燃煤锅炉治理和保供暖全面排查工作,对已完成改气,改电的生活取暖锅炉,强化气源、电源保障,确保供暖锅炉正常运行。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多能互补、综合集成”的原则,扩大供热能力,千方百计保障冬季清洁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