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十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
高章文等11名代表所提的议案
发挥政府职能推进土地流转
加快农民增收速度的议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迅速展开,农民种地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务工流、进城流逐渐壮大,以每个家庭为生产单元的土地利用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过近年来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农业农村工作,多次与农民打交道,了解到群众有不少愿望和呼声没有被引起重视,特别是以土地养人、靠土里刨食的观念还没有转变。有的农民虽已外出就业或经营、从商等,但由于恋乡恋土观念使然,不愿将所属责任田的管理使用权转让;有的群众通过测算,单靠种植传统的农作物,效益不佳,甚至入不敷出,已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生活需求;有的经营者怕风险较大,与农户打交道较为繁琐、纠缠不清,政府也没有明确的支持鼓励政策,一定程度了影响了积极性;乡镇村两级班子和干部在土地流转的知识和政策理解程度还不到位,一方面不能宣传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另一方面在鉴证、监管上还没有经验可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现代产业化经营”,为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明了方向。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认为: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快土地流转、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是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和投入产出比,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为此,就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组织。按照“向干部要项目”的模式,向干部要土地流转成效。动员县乡村三级干部分包土地流转责任制,固定工作人员,配备办公室及必要的办公设施。全面掌握土地承包和流转的基本情况,指导土地流转服务工作;发布土地流转信息,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建立联系、提供服务,实施分类指导;推进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化解承包纠纷。
二、让农民逐步转变“恋土”观念。长期以来,由于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恋土”观念根深蒂固;有的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出去后,许诺的承包费不能到位或不能足额到位,存有后顾之忧;有的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对原有土地所有权的丧失,一旦在外务工或经商不利就断了退路。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组织加强宣传、规范引导,在土地流转方面多做文章。通过分析单户种植经营与集中承包经营整体效益比及农民收益比,同时可腾出劳动力去从事务工经商或第三产业,增加收入,让群众实实在在地认识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采用互换、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让农民从土地耕作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
三、支持鼓励承包大户、农业园区和种养大户放开手脚大胆经营。对绝大部分群众有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乡镇、村,依法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协商,搞好承包经营权互换,实现地块集中,整村整乡流转,扩大规模经营。对从事规模经营的种植、养殖园区和大户,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用水、用电等全方位扶持,搞好各方面服务,去除经营者的疑虑,让他们放心经营。
总之,如果能够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必将掀起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革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