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意见
(2015年8月20日邯郸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8月20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六次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邯郸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和201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形成如下审议意见。
一、邯郸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全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会议认为,今年上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年初人代会确定的计划任务目标,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提效益、惠民生,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实现稳健开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夏粮实现“十二连增”;工业生产缓中趋稳,低耗能产业运行良好;重点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投资增长逐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增速,钢铁整合重组取得进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调整成效开始显现;财政收入弱势回升,金融信贷增势向上;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总体看,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但是,也要看到,受需求低迷、产能过剩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仍处低位,整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主要表现在:工业多数行业增速回落或下降,停产、亏损企业依然较多,工业品价格下降明显;投资后劲不足,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服务业投资增长缓慢;消费增长动力不足,外资外贸增长乏力,先行指标出现下滑;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企业利润下滑、亏损增加等诸多困难。
会议要求,市政府要坚持稳步较快增长总基调,统筹全局、攻坚克难,着眼短期稳增长、长期调结构,通过抓增量、带存量、稳增长、促调整,确保如期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
(一)坚定信心、主动作为,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要密切关注、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正确认识当前我市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强化责任,抓好落实。在巩固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要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生物、电子信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要强力推动新兴业态发展,创新服务模式,加快培育和发展“互联网+”、现代物流、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通过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我市产业竞争力,确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
(二)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科技园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兴业态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工业质量效益,为稳增长提供支撑。三是促进发展服务业,狠抓三产培育,谋划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拉动作用,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好企业帮扶,实施分类指导,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清洁生产,加快生态型工业和循环工业发展步伐。
(三)上大项目、大上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坚定不移地抓项目建设,结合我市实际,谋划建设一批优质高效的大项目、好项目。一是积极引进一批能够支撑邯郸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项目,突出抓好重点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项目、技改环保项目、城镇建设项目,以优质增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二是狠抓项目建设进度,对在建、竣工项目要做好督导促进和效益评估等工作,推行台账式管理,力促在建项目加快进度,竣工项目达产达效,真正使项目建设的成效体现到增加税收、拉动就业、惠及民生上。
(四)强化责任、优化环境,激发发展活力动力。要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涌向邯郸。一是强化政府服务意识,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简政放权,简化审批环节和事项,提高审批效率。二是要积极创新服务机制,全面建设全市便民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三级平台、两个代办”建设,最大限度方便企业,使其能集中精力抓经营、抓生产。三是实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系,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四是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健全政府对金融机构协调机制,搭建企业与银行、保险、担保、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平台,依法依规加强民间融资管理。五是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扎实做好就业、社保、卫生、安全生产等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市政府要突出重点,压死责任,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把握住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力完成全年各项预期工作目标。
二、邯郸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全市201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会议认为,今年上半年,市政府及其财税部门面对经济低速增长、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强化征管,优化支出,财政收入达到基本预期目标,财政支出得到基本保障,推动了社会事业稳健发展。上半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649444万元,占年初预期目标的51.5%,同比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33396万元,占预算的54.8%,同比增长1.1%;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8497万元,占预算的44.5%,同比下降4%。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028116万元,占预算的47.4%,同比增长7.5%,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76664万元,占预算的34.3%,同比增长55.3%,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但下半年我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既面临“三期叠加”的普遍矛盾,又面临结构性矛盾突出、大气污染治理任务重的特殊问题,税收增长缺乏有效支撑。在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突出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完成全年收支计划面临较大压力。
会议要求,市政府要全面贯彻《预算法》,认真落实中央“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各项改革措施,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确保财政平稳运转。
(一)培育税源增长基础,提高财政收入质量。要认真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加大对传统税源大户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税源企业的全方位服务,激发企业活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努力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要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税工作,全力以赴抓好财政收入。税收征管部门要强化收入预测分析,认真查找税源管理薄弱环节,深入挖掘增收潜力,加大专项清理和稽查力度。坚持依法征收,确保应收尽收,严禁违规提前征收,坚决杜绝“虚收、空转”。要依法合规组织非税收入,抓好税收质量检查,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二)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确保重点支出需要。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按规完成预期进度。既要督促预算部门加快项目实施,按进度及时足额拨付资金,又要建立财政存量资金清理长效机制,盘活财政和部门结转结余资金,收回长期沉淀资金用于急需支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要多渠道筹措土地收储和征迁补偿资金,支持出让地块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土地出让进度,增加政府可调控资金,更好的支持重点工作和经济建设。要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继续坚持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贯彻中央和省有关厉行节约的规定,努力降低政府运行成本,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上。
(三)规范政府债务管理,严控财政运行风险。要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和财政各类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强化预防债务风险意识,严控债务规模。健全和完善还款偿贷机制,进一步清理消化存量债务,依法依规做好债务置换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全面贯彻落实《预算法》,以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推进和深化财政改革。认真组织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和2016年财政预算,加强和改进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推进PPP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改革事项,更好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公共服务,减轻财政投资压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审计监督,强化责任追究,对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市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和《河北省各级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切实维护预算法律法规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