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对市政府贯彻实施《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2018年8月30日邯郸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018年8月30日邯郸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贯彻实施《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情况的报告,形成如下审议意见:
会议认为,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市人民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务实创新,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双创双服”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审批效能,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市在贯彻落实《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切实优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优化政务环境改革还不到位。一是行政审批事项还未完全做到集中统一办理。检查中了解到,有的县级政务大厅授权不充分,部门业务专网与地方政务平合联通不够紧密,主要表现为个别部门授权协调还不到位,不同部门数据采集标准有待统一。如有的县级行政审批局需办理的事项共计272个,但涉及办理平台就达20个以上。二是审批时限还需进一步优化。调研中发现,投资领域审批虽经压缩,但各种审批“要件”、程序和环节还是繁多,审批时间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是较长。三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当前社会诚信体系正在建设当中,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及信用平台建设还不完善,对失信行为的监管和约束不够有效,还没有形成不愿失信、不敢失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落地还需加强。一是涉企收费依然较多。一些企业反映涉企收费费率上与周边省份相比没有明显优势,而且在政府招商引资中承诺的一些优惠政策无法落地,各类涉企检查收费和罚款依然禁而难止。有的县自来水、煤气等民生服务企业利用垄断地位,存在超标准收费问题。“红顶中介”现象依然存在,且收费较高。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我市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发展要求,尤其是面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现有金融体系还不能有效地提供充足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还不能形成推动中小企业脱困发展的支撑力量。三是在人才引进政策落实上还需加强。调研中,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反映人才引进政策措施不优,吸引力不强,科技人员偏少,特别是经济发展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
窗口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有人大代表调研中发现,部分办事窗口服务态度有待提高,“脸难看”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办事窗口工作人员存在专业知识不扎实,办事拖拉,帮扶协调心态不积极现象。以上问题的存在,与我市全面推行的“一趟清”、“不见面”、“便民利民”改革相违背。
为此,会议要求:
一、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优化营商环境意识
要从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条例》和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利用多种媒体,积极展示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挖掘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先进经验和举措。服务企业的相关部门要主动深入企业走访服务,将有关政策进行讲解,提高企业对办事流程以及政策的知晓率,着力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积极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振企业家信心,推动创新创业,促进全市形成服务发展大局、服务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对于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要予以曝光,增强全社会自觉维护营商环境的社会风气。
二、深化简政放权改革,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推行网上平台、政务大厅、管理机构“三位一体”的政务服务管理新模式,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村(社区)四级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机构设施和功能。要把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之举,紧紧围绕市场主体和公众需求,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电子化和网络化发展,增加网上办理事项,推进政务大厅与网上平台深度融合,做到线上线下合一通办、功能互补。下大力打通数据壁垒,积极争取与国家和省各部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对接,打通政府部门内部之间数据壁垒,实现各部门、各层级、各业务系统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一站式办事,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的问题。
三、狠抓政策落实,积极帮助企业破解瓶颈要素制约
各级政府要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行政效能监察工作重点,紧紧围绕责任落实、任务分解、组织推动、工作实效等内容,认真开展各项涉企政策督导落实,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强化政府履约承诺兑现,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对在招商引资中的违约失信行为进行集中清理、集中督办、集中规范,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全面推进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和引导金融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满足各类中小微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深化人才引进体制改革,积极为高层次人才落地搭建政策平台,重点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科技团队,为创新发展提供科技后盾和人才支撑。充分激发“双创”活力,完善和新建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基地和研发机构,促进形成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集群发展。
四、加大治乱减负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运营成本
坚持把清理整治涉企乱收费作为稳增长、促改革的切入点,强化制度保障,完善工作机制,认真抓好减轻企业负担各项工作。继续推进涉企收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健全完善收费目录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并及时向企业和社会公布。深入整治“红顶中介”,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及收费,打破行业垄断,严禁变相提高收费标准和操纵中介服务市场价格。
五、加强窗口服务管理,进一步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要完善“首问负责”的受理机制,围绕“一次办成”目标,健全办理流程,积极推行“符合条件立即办,材料不全帮扶办”工作制度。要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综合开展审批应用系统使用、专业知识、服务礼仪等多种形式培训,切实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水平,提升政务服务窗口整体服务质量。要建立健全督促检查制度,完善各类工作登记、记录表,采用不定期抽查方式,提高政务服务中心督查能力,为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营造舒适快捷方便的办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