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人大常委会
个人中心
搜索
邯郸市人大常委会
文章详情
副标题
《邯郸市志愿服务条例》5月1日起施行
李彤彤
2022-04-28
4月27日,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线上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邯郸市志愿服务条例》(下文简称条例)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
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我市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主体已从青年扩展到各个年龄层次,活动范围延伸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志愿服务团队超过4600个、志愿者超过140万人。目前我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在应急救援、社区建设、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大型赛会等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形成不少好经验、好做法。为了把这些经验和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并施之长远,制定我市的志愿服务条例确有必要。
该条例不分章节,共二十五条。第一条至第三条规定条例的立法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和定义;第四条至第八条规定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职责,志愿服务经费来源,文明创建考核等;第九条至第十四条规定志愿服务活动项目、运行管理、志愿者招募等;第十五条至第十六条规定对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权益保障;第十七条至第十九条规定志愿服务记录、志愿者注册有关内容;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一条规定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宣传,以及鼓励支持“五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三条规定法律责任;第二十四条规定其他单位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参照执行;第二十五条规定条例施行日期。
条例坚持“不抵触、有特色、易操作、重实效”的立法原则,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志愿服务的指示精神,做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志愿服务文化的规定。为促进志愿服务队伍壮大,扩大志愿服务活动范围,进而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条例做出了关于支持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规定。为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条例明确规定禁止组织未成年人参加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鼓励公检法等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向广大未成年人开展普法宣传。为了保障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合法权益,条例做出了关于规范志愿服务记录的相关规定。
据介绍,该条例是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的一部重要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推进我市志愿服务法治化进程的重要一步,对规范和促进全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加快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公告公示
阅读原文
阅读61
分享
下一篇:
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
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
发表评论
登录评论
匿名评论
提交
提交
提交意见建议